Monday 9 November 2009

柏林圍牆倒塌 20 週年 &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二十年前柏林圍牆倒塌, 二十年後的今天有多少人和我一樣, 不由得再一次地為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感到肅然起敬, 在響徹雲霄的合唱曲中潸然落淚?

ABC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古典樂台今天下午安排了播放二十年前在德國的現場錄音 (網路上重聽按此). 這場音樂會從場地到演出者名單無一不是充滿跨越時代的象徵, 由猶太裔指揮大師伯恩斯坦領軍, 在戰後重建當年歐洲首屈一指的音樂廳中, 匯集歐美大陸一流樂團合唱團, 演出這首第九.  距離此曲首演, 已近一百九十年.  但不知在世時為耳疾所苦的作曲家, 是否於這一百多年中的多次演奏中得到安息?

貫穿整曲的五度動機, 複雜的對位, 大膽的轉調, 對於和聲音響精確的運用, 以作曲技術的角度來審視這件作品, 不論在那一方面都是值得分析臨摹的大作. 套用 Hanslick 的美學觀點, 此曲僅是存在便已是藝術. 不知為何, 現場也好, 錄音也好, 每次聆聽這首作品行近終曲時, 當合唱聲部由高至低, 逐漸砌出閃爍著超越塵世光輝的音響, 至最終時彷若立於星垂平野, 仰望穹蒼無盡. 在模糊的淚眼中, 總會見到 Beethoven 在首演中聽不見聽眾喝采如潮水的背影.

電台中傳來現場錄音如雷的采聲將我驚醒, 把音響關了, 轉身進廚房, 接下來的時間只能以安靜佐咖啡, 今天是再不能認真聽些別的音樂了, 第九的餘音仍然在腦中翻騰, 絢爛後的灰燼中猶自有焯焯星點,  何況, Beethoven 的背影尚在眼前.

Beethoven 圖片來自 (Amazon.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