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8 June 2011

Johannes Fritzsch & Queensland Symphony Orchestra's Mahler Symphony No. 6 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今年是馬勒辭世一百年, 果然相關的演出多了些, 自湯沐海的馬勒第五交響曲後, 在短短兩個月間又得馬勒第六的演出, 平時是不易見的.

當天指揮選擇的是慢板先, 恢諧曲後的安排. 還沒到現場時其實有點忐忑, 畢竟馬勒的作品不容易駕馭, 就算是一流樂團及指揮都有失足的可能. 指揮選擇六號是個聰明的決定, 線條繁複程度比起五號好些, 明快的結構對比使用較多, 昆交演奏起來順暢不過勉強.  雖然各家詮釋不乏演奏更快的版本, 但速度選擇本是受到許多現場因素影響, 最終還是以最佳的音樂表現力為優先吧.

若說五號是深刻入世的掙扎, 那麼六號便是嘗試隱遁進入魔幻號角空間的規避, 雖然在最終樂章中這個幻境仍是無可避免的崩壞. 總得來說演奏表現力比起上場第五力道上弱了點, 但此首作品本身最終樂章崩落的苦澀卻是多於第五, 夢幻的反差令現實的無常顯得更加來得有毀滅性.

此次銅管遠不及上回第五來的令人驚豔, 最近昆交的定音鼓手不知是以什麼基準在選鼓棒, 兩次交響曲的交音鼓又方又硬, 乒乒乓乓震天價響. 曲子編制是大, 木管各五, 法國號九, 小號七. 可有必要讓定音鼓用上這麼侵略性又格格不入的音色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