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9 October 2009

柴可夫斯基之夜

最近跟柴老特別有緣. 先是TQO (The Queensland Orchestra 昆士蘭交響樂團) 與客席指揮 Vladimir Verbitsky (維畢斯基) 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前奏曲及第六號交響曲 '悲愴'. 之後十月初緊跟著來的倫敦愛樂交響樂團兩場演出則囊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四號交響曲及安可曲的胡桃鉗.

羅密歐與茱麗葉一直是個熱門的題材, 芭蕾, 歌劇, 音樂劇, 電影, 細目可以拜一下 'Google' 或是 'Wiki' 做為參考. 個人倒是對俄國作曲家的如何在作品中詮釋莎翁的名作感到興趣. 柴可夫斯基及普羅高菲夫同樣都是寫給芭蕾的版本, 雖然隸屬不同樂派, 但本質上卻有相似之處, 形容起來也許很含糊, 但忍不住要說這兩個作品隨處可見俄國音樂的特色 (不知為何, 心裡老是想到 'rusty' 這個字, 不是平順優美的, 而是有點銹色的, rough 的印象).

柴老的前奏曲, 在茱麗葉那月光下詩情畫意的院子裡驀地就刮起狂風暴雨兼之雷電交加, 要不是莎翁原著裡擺明了不是在冰天雪地的北國場景, 幾乎要在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嗅到風雪劃髮際的刺骨冷凝.  從112小節開始, 樂團齊奏 (tutti) ti-ti-ta (16-16-8 分音符), 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沙啞晦暗的旋律, 弦樂淩厲的快速16分音符上升音型, 木銅管合奏的巨大和弦, 穿雲裂石的大鈸 (在讀譜的時候心裡忍不住會冒出 Q 版的羅密歐死命抱住大樹的畫面, 柴老對不起). 幸好在一陣急風驟雨之後, 果然由中提琴及豎笛從四處狼藉之中浮起甜美銷魂的主題, 完全可以借羅密歐潛入茱麗葉家院子, 聽到她從陽台說話的段落來形容:

'O, speak again, bright angel! for thou art
As glorious to this night, being o'er my head
As is a winged messenger of heaven
Unto the white-upturned wondering eyes
Of mortals that fall back to gaze on him
When he bestrides the lazy-pacing clouds
And sails upon the bosom of the air.'

中譯本我只有爸爸收在書櫃中老舊梁實秋版的印象, 就不在這裡獻醜了.  英文全文可參考由 MIT 新聞組所提供的網站.  http://shakespeare.mit.edu/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英國愛樂交響樂團來是讓本地的樂迷引頸長盼的事件, 我則是託工作之便順道一聽.  指揮非常年青, 36歲俄裔的 Vladimr Jurowski. 總得來說, 表現力強, 精力十足, 中規中距.

第一晚的曲目非常古典, 小編制, 連安可曲都選了莫札特費加洛前奏曲. 第二晚的曲目就稍稍多變一點, Rachmaninov, Ravel, Tchaikovsky, 小提琴協奏的獨奏表現舉重若輕, Vadim Repin 是成名多年的演奏家了, 音樂可說是行雲流水, 蠻唯美的. 不過主修小提琴的學妹說技術比上次剛來的華裔小提琴家好像稍為遜色, 對於主修樂器通常期望都會高些, 也比較挑剔, 這很正常, 我則覺得瑕不掩瑜, 只是少了點火花的感覺.

不過第二晚的鋼琴協奏曲的獨奏就讓我印象深刻些.  同樣也是樂壇知名的鋼琴家, Thibaudet 的法國樂曲錄音可說是經典必聽的. 他的音樂色彩多變, 層次豐富, 拉威爾水花般輕靈澄淨的樂句及水晶一般玲瓏, 閃爍光輝的音群, 當天現場感覺甚至比錄音更精彩. 還有, 他本人比照片上看起來年輕些, 比較瘦, 近看也比較左邊這張帥, 不過這是題外話.

第二晚的安可曲除了柴可夫斯基, 還多了一首葛令卡的經典管弦炫技曲, 魯斯蘭與露密拉歌劇前奏, 弦樂之清晰整齊果然展現一流樂團水準, 但我也曾聽過東歐樂團的弦樂那別有一番不同的色澤及張力. 感覺這次曲目選擇小心為重, 也許是希望票房亮眼, 端出均是 '古典' 曲目, 跟這個樂團一貫的經營概念吻合, 也就不令人驚訝, 但要說完全沒有一點悵然是假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