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September 2010

爸爸的食譜

看了幾天前獻醜的家常食譜, 爸爸今天又多寫了兩道容易下飯的菜色給我. 不禁讓我想到十幾歲剛到國外當小留學生, 爸爸一開始寫過40幾道食譜給我的事. 雖是家常料理, 但許多是在國外不易取得的食材, 嚴格說起來不太常用. 之後因為我撒賴說不實用, 太花時間, 又再寫了一本留學生30分鐘上菜的食譜. 幾年來因自己對吃有興趣, 看節目, 吃餐館, 翻食譜上課. 東一點西一點, 會做的菜色是漸漸多了起來. 開伙時, 要是一個月間吃到重覆的菜色, 就會覺得日子過得不太好, 做菜時該更用點心思.

身邊朋友很多向我討過這份食譜, 總覺得這是屬於我個人的特別的東西, 千百般不願意.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 不過是家常料理. 坊間食譜何其多, 一點也不稀奇. 但是爸爸為我寫的的食譜, 用的計量器是家裡伸手可及的工具, 一匙瓷湯匙的量, 一個拳頭大小, 像大姆指的長度, 除了我, 誰能清楚明白呢? 因為孩子遠在異鄉, 不能現場示範, 所以盡其可能的交待細節. 除了爸爸, 誰會在食譜裡說熱鍋時 "可用布把水擦乾, 節省瓦斯", 把薑片炒到8分熟是要炒到 "濃濃的薑味"?


我得到的不是一份食譜, 而是一段用文字重現爸爸做菜時的模樣. 對不在他身邊的我而言, 透過這一字一句, 彷彿看見他在爐火鼎鑊間俐落來回的身影. 小時因為爸爸因為工作關係難得回家, 我對他的記憶很大一部份和食物是分不開的. 週末時, 做我和弟弟都愛吃的蛋餅, 油鍋熱起後問我們一人要幾片? 直到現在, 蛋汁蛋餅仍然在我心裡有著十分特別的地位, 雖然這道菜色極為簡易, 又是我第一道學會做的料理, 卻偏偏最是讓我感到難以觸碰. 特別是留學期間, 總覺得要吃這道蛋餅, 就該配上一家四口, 我和弟弟拉長頸子, 爸爸媽媽在廚房裡翻鍋弄盤的景像, 少了這些, 不論做得怎麼樣香脆薄的蛋餅也只能讓我感到心酸, 因此不做.

但同樣也是爸爸寫的食譜, 有著能讓我立即感到被擁入溫暖幸福裡的力量. 只是讀著文字, 就像嗅到自小在家習慣的菜香, 聽到熟悉的鍋碗聲, 不管多大了, 還是像兒時那樣看著父母在爐火前的背影, 額頭被熱氣熏出的汗珠. 還在廚房外的客廳練琴, 心裡巴望可以快點開飯, 手指動著, 心思卻全不在上頭. 一幕一幕, 如此真實, 彷若眼前.

拉拉雜雜許多感觸, 還不是看了爸爸給我留言的食譜, 早貼在社交版上也不怕再給人看了, 不如拿出來分享多多益善,  這樣應該不難知道我從小是被誰給養刁了嘴, 兩道都是簡易快速的菜色, 是留學生的福音. 以下:

總是得放個吃的, 只好把幾天前的烤雞拿出來充數
"第一道是薑爆牛肉,材料:薑片(要老薑;要切得薄不能太厚)一小碗,要很多,約牛肉的1/2量以上;牛肉(類似菲利,筋少,有油花)切片每片約 0.3-0.5cm厚不能太厚,約莫5cm見方,化冰的不好切,可以稍微冷凍一下讓它變硬就容易切了。蔥數根,切段長約3-4cm,主要是白色的尾段要多一點。牛肉用地瓜粉、舊圧蠔油、酒(少許)、水調和揉一下備用。鍋子加熱(温度要夠,這樣才叫"爆"),加入炒菜用油大概二到三湯匙(油不夠,爆不起來,因為是靠油多,瞬間把牛肉汁封住),把醃過的牛肉片倒進鍋裡,用鏟快速地把牛肉炒散,讓它每片都能沾到油,約翻炒5-6下,肉片一變色,就立即起鍋,裝盤。如果鍋子夠熱,肉沒有太多,大概7-8秒。接下來用鍋內剩下的油(先倒出來,把鍋子清乾淨,因為有地瓜粉會粘鍋),把薑片炒到8分熟,要聞到濃濃的薑味,再把炒好的牛肉倒進鍋內一起拌炒約8-10秒,加點酒,起鍋前放入蔥段翻炒二下,就好了。


第二道豬肉燒,這次是用豆腐乳和酸菜,材料:豬肉薄片,酸菜泡水洗淨,切成跟豬肉片一樣的薄片,只能小不能大。豆腐乳2-3小塊,每塊跟方糖一樣大,約2cm立方。砂糖一匙半(家裡用的瓷湯匙大小),薑片數片,蔥段數根,地瓜粉勾芡,香油(也就是胡麻油)少許。把豬肉片跟豆腐乳及砂糖加少許酒,擠壓拌勻備用。鍋子加熱,倒入炒菜用油約一匙半,先放薑片略翻炒幾下,再把醃豬肉片倒入翻炒,加水小半碗,開後,放入酸菜,關小火讓它滾,約莫1分半鐘至2分鐘,開大火,收汁,勾芡,再放蔥段,淋上香油起鍋。"

2 comments:

Cat Mummy said...

看這兩道食譜, 完完全全可以感受到金爸爸的愛!
尤其看到註解部份, 詳細解釋怕妳不懂原因的這種心! 好感動!!!!
這就是傳承的美啊 :)

The nights under the Southern Cross said...

yes, it's in great details isn't it. that's why it's so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