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6 November 2011

Mahler Symphony No 4 by Queensland Symphony Orchestra with Guest Conductor E. Aadland 昆交與客席指揮艾德蘭之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今年第三場現場的馬勒, 四號五號六號一年內聽全, 對布里斯本還真是個新聞.


澳洲經濟穩定, 人口成長 (都出現嬰兒潮了), 消費能力上升, 對藝文環境總是好的刺激, 英國皇家, 柏林, 維也納愛樂, 二年內來了個齊, 曲目雖然保守, 但票房銳不可擋. 雖然票價比昆交貴得多, 卻一票難求.

老實說這三場馬勒, 是絕對值回票價的演出, 不過音樂欣賞身為消費一環也免不了受到名牌崇拜心理的影響.  大牌就好像比較有保障 (可音樂會又不提供售後服務, 大牌樂團就算演得不好也不會退票給觀眾啊?), 比較有價值.  難怪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 '建立品牌價值' 這句話. 實在不錯, 品牌無價.  不過一個品牌形象所代表的是一個均數, 卻不是一個定數.

不論是在什麼樣的市場裡, 總該有小眾伯樂吧? 像巴菲特那樣能相出價值被低估的產品. 也許是要從音樂上面獲得實質利益回饋的比例太差 (常常是沒有),  所以多數投資者寧可選擇比較實值的投資物件? 就算是投資畫作也比投資音樂表演或創作來得有報酬多了?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 因為受到市場因素干擾的比例低, 是否給予創作者更大的自由 (反正沒打算靠這個吃飯了, 可以比較純粹的追求理想?)?

英國有個鑑定古董的節目, 日本也有很類似的, 由大眾提供家裡從祖母, 或曾祖母, 或高祖母等所留下的, 滿不起眼的物品來讓專家鑑定.  透過專家的雙眼, 明明是看著同一樣東西, 卻能從纖毫中破解一般人不能理解的密碼.  講解的過程便十足有趣, 是我喜愛的節目之一. 但令人忍不住深思的, 是在專家將這件物品價值數字化後, 對一般來賓的影響. 

講評的過程中不論是提出多令人震驚的事實, 都遠遠比不過出現一個超出觀眾設想的數目來得即時有震撼.  價值, 由什麼決定? 一個具體的物品, 為什麼震撼力比不過一串沒有形體的數宇?

問題一個接一個, 好奇心是沒有止盡的時候.

回歸正題, 本次的馬勒是很不錯的, 不錯的理由有很多, 但鑑定這個過程需要的是專業, 而專業代表是相對的金錢價值, 所以不想在這裡多說了 (其實只是單純廢話講太多, 懶得再寫認真的分析, 太累了).

只消講個簡單的例子, 最近一直被我抱怨的昆交定音鼓, 昨天音色全不同了, 既溫暖又厚實.  音樂會結束後正好看到指揮走在我前面, 在恭喜他演出成功, 激動地說我如何喜愛他最後的慢版, 請他幫我在節目單上簽名的同時, 順便問了他到底對定音鼓做了什麼事. 是讓打擊者換了棒子嗎? 他露出個促狹的笑, 對我眨眨眼  '我特別要求他連定音鼓都換了一套, 那一組是完全不同的鼓啊!'

難怪! 做得好啊 Aadlan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