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writing taken from 2006
當看到被排在湯沐海音樂會上工作時, 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運.
幾年前還在當全職學生時, 就曾經自掏腰包去聽他的馬勒第三號交響曲 (以下簡稱馬三), 那時湯沐海雖已揚名國際, 但我有眼不識泰山, 不知道這個 'Muhai Tang' 跟湯沐海是什麼關係. 只覺得竟然有人想在這兒上演馬三, 瘋了吧? 當時已經被幾個國際頂尖的樂團給寵壞了的耳朵, 有點害怕昆士蘭交響樂團會不會把我心目的馬勒給破壞殆盡. 但現場聽馬勒, 這個誘因實在又太大, 只好忐忑不安的咬牙定票了. 事後常想, 那時對湯沐海完全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印象的我, 聽完之後彷若被五雷轟頂的振撼, 足以證明對他的音樂的最純粹的感動.
樂團有沒有影響? 當然有, 但一個好的指揮, 能以他的技術及熱情感動樂團, 使其呈現出超越平常水準的演出. 不諱言, 昆交對湯沐海所排的團員陣容自是經過挑選, 但團員的專注程度也會因指揮而有所不同. 所以指揮往往決定了一個演出的生死, 可說是一個 'do something with nothing' 的工作. 不過呢, 在弦樂部出來的時候, 我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小小的哀嘆了一下. 差在那裡? 這是個人喜好問題, 在一種音色帶給聽覺的刺激程度不同. 心裡忍不住浮現一種會令人全身起雞皮疙瘩的音色, 在Legato的部份像是在燈光下泛著金黃光暈及奶香的音色.
可指揮的功力足以讓我起夠多次一陣從頭到腳的冷顫. 全曲五樂章, 總長九十分鐘, 卻像是一瞬間那般, 轉眼便消逝了. 馬勒的作品在他尚在世時一直未受到肯定, 對作曲家來說, 這也不是什麼新聞. 但對我而言, 他的音樂一直比華格納的作品影響更著. 在他的音樂中一直有著一種哲學的苦悶, 一種矛盾的歡愉, 一種瀕臨救贖及毀滅的游移. 揉合了孟克的吶喊及克林姆的親吻, 呈現出世紀末維也納的的氛圍. 而這個在苦難中掙扎, 在絕望及希望中徘徊的纖細的靈魂, 藉由湯沐海的音樂得以在一剎那間見證了永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